理财杠杆 平安证券的馊主意!搞得公司上不了市!


发布日期:2025-04-16 21:19    点击次数:76


理财杠杆 平安证券的馊主意!搞得公司上不了市!

平安证券因为给昆腾微出了个 “馊主意”理财杠杆,导致昆腾微上市之路 “翻车”,自己也惹了一身骚。这事儿在金融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究竟咋回事呢?咱们一起来深挖一下。

昆腾微的上市雄心

昆腾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这名字听起来就挺高大上的。它 2006 年 9 月在北京成立,专注于模拟集成电路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音频 SoC 芯片和信号链芯片等,在行业里也算小有名气,还获得过北京市 “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称号呢,感觉就是奔着上市大展宏图去的。

2020 年,昆腾微正式向科创板发起冲击,雄心勃勃要在资本市场分一杯羹。它请来了平安证券这位 “大管家”,担任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机构,想着在平安证券的保驾护航下,顺利登陆资本市场。可谁能想到,这一合作,竟成了一场 “灾难” 的开始。

平安证券的 “神操作”

平安证券这个项目组,那操作简直让人目瞪口呆。2020 年 1 月,昆腾微第一大股东李某华干了件事儿,他以 2 元每股的价格向曹某、孙某、刘某志、顾某雪等转让了 800 万股昆腾微股份。这价格,低得离谱,同期公允价格可是 6 元每股啊。这一操作,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转让交易形成的 3200 万元差价,妥妥构成主要股东对公司管理层和职工的股份支付。

可平安证券项目组呢,为了避免这事儿构成股份支付,那是绞尽脑汁,给昆腾微设计了一套 “神解决方案”,还使劲推动实施,就为了掩盖这真实交易。他们到底咋操作的呢?

原来,是在昆腾微的申请文件上 “做文章”,让昆腾微在其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未如实披露股份转让价格。这么一来,这 3200 万元差价就没作股份支付会计处理,也没确认当期费用,直接导致 2020 年昆腾微虚增利润总额 3200 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 61.13%,披露的 2020 年度财务数据那是严重虚假记载啊,就像给昆腾微披上了一层华丽的 “虚假外衣”。

这平安证券,本应是给昆腾微上市把关的 “守门员”,结果却成了帮着造假的 “内应”,这操作,实在让人看不懂。也难怪有业内人士调侃:“平安证券这是把上市规则当儿戏,把投资者当傻子啊!”

东窗事发,双双受罚

纸终究包不住火,昆腾微这虚假的 “上市美梦” 很快就破碎了。2023 年 7 月 24 日,昆腾微撤回创业板发行上市申请,8 月 4 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它的上市之路彻底凉凉。

到了 2025 年 1 月,平安证券因为这事儿被广东证监局盯上了,收到了警示函。广东证监局明确指出,平安证券项目组为昆腾微设计解决方案并推动实施,以掩盖真实交易,导致昆腾微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这就好比老师发现学生考试作弊,把帮着作弊的 “帮凶” 也给揪出来了。

4 月 9 日,广东证监局公布了对昆腾微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昆腾微被认定在过去申请 IPO 期间,存在欺诈发行行为。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昆腾微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 400 万元罚款。

时任董事长、总经理曹某,作为对昆腾微上述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被给予警告,并处以 200 万元罚款。时任董事、总经理孙某,时任董事、副总经理刘某志,时任董事会秘书顾某雪,也因为未勤勉尽责,分别被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 120 万元罚款,几人总共被罚了 960 万元。这罚款数额,可不是小数目,对昆腾微和相关责任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

这一事件在资本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投资者们纷纷表示震惊和愤怒。一家本有潜力的企业,因为保荐机构的 “馊主意”,加上自身的违规操作,错失了上市机会,还面临巨额罚款,实在令人惋惜。

而平安证券,作为行业内的知名机构,这次的行为也严重损害了自身的声誉,以后再想赢得客户信任,怕是难上加难。这也给其他企业和保荐机构敲响了警钟,资本市场不是法外之地,任何违规行为,最终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未来,资本市场的监管只会越来越严,企业和中介机构,还是得老老实实按规矩办事,别再想着耍小聪明,不然,下一个 “翻车” 的,可能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