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软件开发 暴涨167%!强制赎回!这一市场变化引关注

进入4月配资软件开发,可转债进入密集发行期,短短半个月,可转债发行家数超过今年前3个月的总数。
在监管对于新债发行开始“开闸放水”的另一面,是可转债存量市场掀起“强赎潮”。
有业内人士统计,今年一季度,可转债几乎以每个交易日减少一只的速度锐减,可转债市场规模日均收缩10亿元。
如果可转债发行速度赶不上赎回的速度,那么,可转债“僧多粥少”的局面将继续延续,不排除今年整体可转债投资会带来惊喜。

多只甬企转债受热捧
4月17日是震裕转债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这只今年在可转债市场吸引大量投资者目光的标的,正式结束了自己的使命。
数据显示,伴随着机器人概念走热,今年以来,相关概念股的股价一路走高,带动可转债走红。精密模具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震裕科技被认为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具备执行器底层能力,股价屡创新高。今年以来,涨幅已超过120%,区间振幅达167%。受正股影响,震裕转债也成为可转债市场的明星,报价一度达到335.3元/张。

面对资金热捧,3月31日,震裕科技提前赎回震裕转债的公告,提醒投资者在4月17日收市后“震裕转债”将停止交易。4月18日至4月22日收市前,持有“震裕转债”的投资者仍可进行转股;4月22日收市后,未实施转股的“震裕转债”将停止转股,剩余可转债将按照100.2元/张的价格被强制赎回。若被强制赎回,投资者可能面临大额投资损失。
可转债强制赎回,是指在可转债转股期内,所属公司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格的130%,上市公司有权以债券面值加应计利息的价格总和赎回全部或部分未转股的可转债的行为。
“当然,触发可转债强赎条款的公司,有些选择执行,有些选择不执行强制赎回。如果强赎潮明显,相对来讲说明上市公司普遍对股票上涨底气足,手上有充足现金;如果没有流动资金,往往选择不执行强赎。”
国盛证券宁波分公司投资顾问吴杰介绍,除了震裕科技,今年以来,宁波上市公司拓普集团、润禾材料也结合市场和公司自身情况选择了提前赎回可转债。
事实上,自2022年8月1日沪深交易所可转债交易实施细则新规落地以来,可转债市场上已经出现不少“甬籍明星”,如大叶转债、润禾转债、松原转债,上市首周涨幅分别为116.06%、88.76%、88.76%,在同期所有存续的可转债中表现名列前茅。
目前,尚有多家甬企可转债还在等待发行,恒帅股份已获证监会核准,星源卓镁、锦浪科技已获证监会受理,甬矽电子已获上市委会议通过……
市场规模收缩引业内关注
可转债作为一种证券衍生品,其涨跌与证券本身波动或波动预期存在极高的关联性。因此,当部分个股的可转债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时,说明市场认为这些可转债关联的股票存在很大的反弹几率。但个股的表现预期不能简单等同于整体市场走势,整体市场走势还受到更多更复杂的因素制约。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市场可转债存量只数为513只,存量余额为7077.28亿元,与2023年末的578只存续转债、8753.38亿元的存量规模相比,无论是存续转债数量还是规模均出现明显下降。
研究这背后的原因,天风证券研究团队相关人士分析,对于存量转债发行人,不少上市公司或存在一定的“化债”意愿,其出发点包括——
转债每年带来不小财务费用压力,拖累净利水平;再融资收紧的环境下,上市公司希望压降财务杠杆,为未来融资留足空间;对中小规模国企来说,转债的财务费用也对市盈率、市净率、每股收益等指标的管理不利……
值得关注的是,可转债市场规模的快速下降,已经引起业内关注。在各类不同的投资机构眼中,可转债市场
规模的回落带来的投资机遇是完全不同的。有业内人士称:
“券商投行业务中从事可转债交易的产品,据我们了解,今年以来最高年化收益达17%,到客户手中肯定要扣除手续费、交易费,但这样的表现已经很好了。而量化私募机构的收益可能更高,一些拥有较大资金的个人投资者今年也在可转债市场上做得不错。而一些公募基金做固收配置,可转债品种的‘缩水’,让他们目前找不到更好的安全替代品。”
规模收缩意味着供给减少,需求不变的话会推升转债价格。当市场标的匮乏时,一些优质标的自然会吸引资金的聚集。不过,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需要注意的是甄别低价可转债炒作风险,避免高位接盘。
有分析人士指出,从长期来看,低价转债往往对应基本面较弱的企业,投资者需要关注公司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避免“击鼓传花”式的炒作风险。
吴杰也提醒——
可转债投资的最大风险就是相关公司的违约风险,也就是信用风险。若发行人财务状况恶化、退市、破产,可能无法偿还本息。
另外,价格波动也是可转债的经常性风险,因为其价格与正股高度相关且涨跌幅上下限较大,投资者如果高买低卖,则交易性风险较大。而当正股连续多日上涨触发条款,如某可转债条款约定20个交易日内收盘价高于转股价130%,发行人有权以‘面值+利息’强制赎回。这会限制可转债的投资价值,甚至会导致高位买入可转债的投资者亏损。
免责声明:文中提供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article_adlist-->东南财金作为宁波财经资讯的首选平台秉持纯原创,极专注,深度报道本土财经热点
欢迎扫码添加【东南财金】客服号申请加入交流群
让我们一同拨开迷雾,把握财经风向!
👆👆👆
通过微信扫码添加
文字:史旻
一审:周 静 二审:张恒
三审:诸新民 终审:葛颖
]article_adlist-->▲IPO+1!宁波迎来境外上市“物流第一股” ]article_adlist-->
]article_adlist-->
▲最新公布!鄞州要先“飞”!
特别声明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本号原创稿件
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东南财金
一个共享财智的平台
]article_adlist-->